智能锁与机械锁相比无疑具备更为良好的技术优势,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锁市场就能势如破竹。智能锁市场较大阻碍不在于竞品之间的跑马圈地,而在于智能锁能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,它真的“足够安全”吗?指纹智能锁属于“光机电一体化”产品,安全性能具体细分为“硬件配置”、“指纹头识别技术”、“指纹算法”以及“云端安全性”等四个维度。 (1)、锁自身结构如锁芯的安全级别A级B级(普通防护)以及**B级(高级防护);锁的材质包括铁、铜、锌合金、铝合金、不锈钢等多种,其中铁锁的耐蚀度、抗氧化度较低,不锈钢材质打造的智能锁耐用性能较好。 (2)、当前指纹的采集技术大体分光学识别、半导体识别两种,光学识别是采集指纹的图像,如考勤打卡机就采取的是光学识别技术,无法识别出硅胶膜拷贝的假指纹。半导体采集的是手指皮肤与电容屏之间形成的“特征点”(minutiae),特征点采集的越多,指纹识别的误识率就越低,安全等级也就越高。半导体技术指纹识别较早普及在iPhone手机上,安全级别优于光学指纹识别技术。 (3)、指纹算法分为“识别速度”、“误识率”、“拒真率”三个要素,识别速度与系统比对的样本基数有关,样本基数越大,识别速度越慢,为了把指纹锁被误识的概率降到较低,须尽可能扩大样本。目前市面上很多识别速度低于0.1秒的智能锁可能与样本基数少有关。“拒真率”与“误识率”有本质区别,如iPhone4S就有一定的拒真率,须反复按多次才能解锁;而误识率则直接拉低智能锁的安全级别,乃是指纹智能锁较重要的产品参数。 (4)、315晚会曾曝光黑客从云端攻击智能家居系统。目前很多智能锁有手机App开门功能,把开门的数字密码上传到云端,再云端下放到手机上,甚至远程开启还能从云端把电子密码直接下行到锁具。但是网络安全隐患时刻存在,当门锁厂家的服务器被攻破,密码就不再安全。所以智能锁厂家要么选择加入阿里海尔等智能家居控制平台,要么效仿摩力智能锁,采用一次性密码的方式解决。所谓的一次性密码是指当有朋友到门口时,主人可以通过APP以短信方式发送一个一次性密码,此密码输入一次后自动失效,且一般都是时效限制。当然上述的一次性密码必须是“离线密码”,即此密码在门锁不联网时就可以实现。 可以说,智能锁的安全性能也是智能锁厂商综合实力的体现,而发展不到两年的智能锁制造商鱼龙混杂,市场教育没来得及深入的情况下消费者容易被虚假宣传欺骗,所以无论是消费者选购智能锁产品,还是想加入智能锁行业的朋友,都需要对智能锁产品的关键技术有所了解,方能正确选择。但随着未来几年智能锁的发展和普及,玩票性质的生产商品牌商终将被市场淘汰,行业标准也会自然形成。